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 第30章 xianggong,只要信任,每年都能给您一百万贯

第30章 xianggong,只要信任,每年都能给您一百万贯(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全民转职:虫族主宰!我即是第四天灾! 一人之下:混沌升华 重生七零有空间,被迫成为心机 我真的是虚竹 玄幻:开局仙姿魅力,龙祖道体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 我有一个美人师尊 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 玄学真千金摆摊后被大佬们团宠

\"xianggong,微臣在家乡曾听一位伟人说过,无论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换句话说,无论农业还是商业,只要能为朝廷充实国库,就是有益的。\"

\"无论是耕种者还是商人,只要缴纳税款多,那就是有益的。\"

\"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条条框框。\"

\"我们要在坚守礼教的同时,也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别过于拘泥于古老的规矩,别过分束缚民众。”

“您期望朱氏的江山永恒延续,就不能像握沙般,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倒不如展现出您皇权的普惠,展示出皇权能使万民安居乐业的力量。”

“让百姓丰衣足食,他们怎会不拥戴?”

“那时,朱姓的江山岂非固若金汤?”

“反而,您现在越是用力抓取,问题只会层出不穷,您说是吗?”

朱元璋心中略有所动,但他并未深思,直接问:“这百万贯跟你有何关联?”

陈寒似乎仍在绕圈子,未直接解答核心问题。

朱允熥听得出先生的急切。

朱元璋虽被陈寒的道理打动,但对于为何不将百万贯交给他,仍是疑惑重重。

陈寒接着说:“陛下,我们来谈谈重点吧。”

“这笔百万贯之所以亟待交付,是臣受兴隆号发行的票据启发。”

“臣有个构想,利用这次救灾,不仅援助灾民,还要为大明王朝启动一次全面的基础设施革新。”

朱元璋等人不明所以,陈寒简洁地解释:“在募捐活动前,我让夏荷提过一种叫做水泥的建材。”

“我已经研制成功。”

“这种材料用于建造房屋和道路极为合适,铺设后即使雨天也不会被冲刷,犹如石板路般整洁,成本却远低于石板,我想在京师大规模推广。”

“此次救灾与以往大相径庭,以往只是确保百姓不饿死。”

“但这次,我要让灾民赚钱。”

“我要让百姓赚钱,让商贾赚钱,大规模修筑道路,如同秦始皇修筑驰道一般。”

“这叫以工代赈。”

“这种方式优于单纯提供食物和水,还能为朝廷留下完善的设施。”

“将来道路通畅,无论经商还是出行都将更为便利。”

朱元璋听得如痴如醉。

“这是其一。”

“其次,臣计划整合几家工厂,目前已设立纺织、玻璃、红砖、水泥和钢筋五家工厂。”

“我们可以合并它们,成立大明商会。”

“大明商会可由皇家参股,朝廷参股,宗族参股,商贾也可参股,形成一家合股企业。”

陈寒再次向朱元璋阐述了股票、厂房、公司以及纺织、玻璃、红砖、水泥、钢筋的含义,为他们开启了一扇新的视野,也让朱元璋清楚了他的计划。

陈寒的意图其实很明了,这一千万贯应作为朝廷的投入,融入大明商会之中。

如此,便无需再从国库中抽出巨额资金。

而大明商会也将因此拥有初始运营资本。

同时,商会成立之际,陈寒便可大力推广,连朝廷与皇室都加入的大明商会,岂会逊色?这定能吸引更多投资。

\"一旦商会运作起来,微臣计划将所有商人纳入大明商会的伞下。\"

\"朝廷为他们颁发正式的经营许可,让他们在册登记,成为朝廷的特许商户。\"

\"这些商户在交易时将享有更多便利,只要不违法乱纪,就不会受到官府的无理刁难,办理事务也能享有优先权。\"

\"如此一来,商人们的积极性必然提升,同时也是一种荣耀的体现。\"

\"这亦是朝廷对他们商贸活动的公开认可,悄无声息地消除民间对商人的偏见。\"

听完这一系列构想,朱元璋仍有些不解,敲打着桌面质疑:\"你如此高调提升商人的地位,难道是因为收了贿赂?\"

陈寒苦笑:\"陛下啊,我在晋商商会只待了一天,您的锦衣卫可是一直盯着我,我哪里有机会搞那些歪门邪道?\"

朱元璋轻蔑地哼了一声:\"锦衣卫还说你上了二楼,那个貌美的姑娘想要亲近你,你还假装拒绝,勾得人家姑娘主动出面,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夏荷和冬雪焦急地问:\"公子,真有这样的事?\"

陈寒忙解释:\"私人事情以后再说,陛下爱八卦可就无趣了,您这样忽视我们的隐私,这习惯得改改。\"

\"锦衣卫不能总监听别人的私话。\"

陈寒重新回到主题:\"陛下,提升商人的地位,并非我受贿所致。\"

\"而是因为当前滥发的宝钞问题急需解决,解决之道何在?\"

\"不是靠您日复一日地开采铜矿铸造铜钱来替换,而是要提升民间的生产效率,增加物资储备。\"

\"就像现在通货膨胀的情况,假设原先一斗米值一枚铜钱。\"

\"但如今因宝钞滥发,一斗米需两枚铜钱才能购得,如何解决呢?\"

\"关键在于增加粮食的产量。\"

\"这就需要通过商业途径,让百姓富裕起来,提高生产力,产出更多的物品,尤其是粮食。

陈寒直截了当地宣布:“我打算把大明商会的股权分割成一千万份,每份价值一百枚铜币,其中六百万份归朝廷国库所有。”

“皇家可以分配到一百五十万份。”

“宗族成员能获得一百万份。”

“还有那一百多万商贾,每人一份。”

“而我,会保留五十万份。”

自然,陈寒还有一项安排未提及。

朱元璋听到这里,惊讶不已:“什么?你要独自拿走五十万份?”

“没错!”陈寒回答:“我是发起人,执行者,还要负责基础建设,相当于舵手,拿这么多是合理的。”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猛地一拍桌子:“那你也要出资!”

“对,我也得出钱。这一百万贯中,朝廷六十万,皇家十五万,购买我技术的费用五万贯。”

“各藩王出资十万,剩下的十万由那些商人承担。”

“总计一百万贯,用于创立大明商会。”

“签个合约不就解决了吗?这样不是很好吗?”

听完陈寒的计划,朱元璋冷笑:“好吧,就算你说得有理,朝廷六十万,皇家十五万,你五万,加起来才八十万,剩下二十万贯交出来。”

看着朱元璋这个财迷的样子,瞬间领悟,陈寒不禁想笑:“陛下,您太心急了,二十万贯就让您挂念上了。”

“难道不该给我们这些辛辛苦苦工作的人一些奖励吗?”

朱元璋不耐烦地反驳:“少来这套,还有你那卖功德楼位置的两百多万贯,本就是朝廷的,别以为是你的,立刻上交国库。”

陈寒急了:“陛下,那两百万是用来走商务司的账目,将来用于建立各种研究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修桥筑路、建造工坊、制造器械、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以及武器研发和参与计划人员的薪酬,都从商务司的账上出。”

“我已经让人整理清楚了。”

“再说这次赈灾,帮助数十万灾民熬过冬天,带回春播种子和安置费,也需要大约五十万贯。”

“每笔开支我都会详细列出,您可以派十几个锦衣卫监督,随时查账。如果我私吞一枚铜币,我陈寒天理难容,我对金钱毫无贪念。”

蒋瓛在一旁慢条斯理地说:“陈大人,您可是空手套白狼,拿到了五万份大明商会的股权,这得值多少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