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盛世大柱国 > 第54章 挑战权威的举动

第54章 挑战权威的举动(1/2)

目录
好书推荐: 火影:从万花筒开始征服忍界 神明的徽章 有兽焉:时代 武技飙升:熟练度修炼系统 被拒,签下契约,顺便成神 全民修仙:重生后又一个神级天赋 末日,我的系统有亿点屌 银龙之从破壳到神灵 将门虎女,重生后五个哥哥宠上天 穿越公主:古代生活录

每一件事终需有个结局,对于李建成,李世民并未完全放任不管,在那场震撼人心的玄武门事变中,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均遭不幸。

李世民登基之后,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赐予“隐”这一谥号,然而无论是“息”还是“隐”,都暗含贬义。

他还下令将宗室子李怀仁过继给李建成一脉,使其承袭息王的爵位,以此作为一种处理手段,旁人便难以再多加置喙。

曾贵为皇太子的李建成,在大唐朝廷中自然拥有一股势力,玄武门事变发生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身死后,东宫及齐王府的薛万彻、谢叔方等将领率两千兵马猛烈攻击玄武门,导致守将敬君弘、吕世衡等人全部阵亡,薛万彻甚至意图进攻秦王府。

幸亏秦王府方面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公开展示,才阻止了薛万彻的疯狂反扑。尽管最终事件得以平息,但这样的处理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只是无人敢于提及,即使是以直言敢谏着称的魏征和王珪,也仅是在私下里悼念李建成,始终不敢提出恢复李建成正统身份的事宜。

李世民亦深知此问题早晚都要面对,因此他尝试拉拢齐遂良,希冀能够篡改皇帝的起居注,以避免遗臭万年。

从他对李孝恭和王珪职位调整的态度上,明眼人或许能窥见一些端倪。

然而,他们并不具备何乐为那样的预见性,无法即时洞悉李世民的真实意图。

何乐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敢在国子监掀起波澜,本打算通过孔颖达引荐,让他有机会在朝堂之上向李世民当面陈述意见,没想到李世民竟亲临国子监,反而省去了他的一番周折。

李世民面色阴霾,无人知晓他心中所思,何乐为却从容不迫,全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就在李世民即将作出裁决的关键时刻,一个略带胆怯却又充满坚韧的声音响起。

“微臣骆宾王赞同何乐为的观点,恳请陛下恢复息王的身份地位,公正评判隐太子,使其身后得以安宁!”

骆宾王果然不负何乐为所望,在关键时刻发声支持,只要有一个人附议,就意味着此事值得深入探讨。

何乐为 抓住时机,激昂陈词:“昔日帝王明君之治,后世难以超越,因其顺应人心之道,穷极仁义之理……”

“当今陛下应天顺民,平定祸乱,统一天下,身先士卒直至龙椅,用人唯贤,不论亲仇,授予权柄,督责成效,纳谏如流,谋事必成,政治清平,国富民安,定能开创盛世如贞观……

“陛下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必能铸就千秋伟业,留名青史。若能恢复隐太子之名誉,实为效法前贤,兼济家国,遵循人道之根本,此举犹如锦上添花,恳请陛下采纳!”

这一席话出口,众人不禁又回想起他赠予纥干承基的溢美之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言辞尽管极致地赞美推崇,却让人深感舒适,李世民几乎想要再次将其挂起,在内书房深刻剖析!

何乐为 话语铿锵有力,振聋发聩,与壁上那首俚俗诗作的格调迥然不同。此刻再看此人,聆其言论,谁能料到他仅是一个出身市井的小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