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道家第一人 > 番外 陪曹操出征

番外 陪曹操出征(1/2)

目录
好书推荐: 咒回:饿狼模板,神赐术式 逆袭1998之血仍未冷 萧总别这样我真是你的重生媳妇 封魔卡师:封印魔物就变强 荒岛求生,绝美女神恋上我 似梦幻生 双横双竖之人世间 让你衡山习剑,你竟斩破诸天? 想回原世界过平凡生活 撸铁三百万次,我成了女儿的英灵

进入小院,苏灿环顾四周,这是一个典型的汉朝庭院,院中花木扶疏,一条小径通向屋檐下,显得幽静而又雅致。

他心中暗自欣赏,同时也对即将见到的小娘充满了好奇。

不一会儿,丫鬟快步返回,邀请苏灿进屋小憩,品尝一杯清水。

苏灿点点头,跟随她的步伐进入了屋内。

屋内的布置简洁而不失风雅,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桌上摆放着几本竹简和文房四宝,看来是文人。

丫鬟端来了清水,苏灿接过杯子,轻轻啜饮。

水甘甜清冽,似乎还带着一丝丝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他放下杯子,拿出盐袋递给丫鬟,正准备再次表达谢意,却听到内室传来轻盈的脚步声。

随即,一位身着淡雅淡黄色长裙的小娘缓缓走了出来。

她的面容温婉,瓜子脸,眼神中透露出智慧和善良。

苏灿现在也分不清楚美丽与漂亮的区别了,自己觉得每一朝代的审美都不同。

苏灿站起身,向她行了一礼,感谢她的款待,并再次为自己的打扰表示歉意。

女子微微一笑,用柔和的声音回应道:“邻里之间,本就应该相互体谅。”

“小娘,您看,这是这位大郎送的精盐,”丫鬟拿着打开的袋子向那小娘道,

“大郎,如此贵重之物,我们断不能收,”那小娘说道,

“无妨,我本就是盐商,家里多的是,要是食完了,可以差小鬟过来取便是,”苏灿微笑道,

苏灿感觉自己和年轻的女子聊会天,自己的心理年纪都青春不少。

“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谢谢大郎,”那小娘只好示意丫鬟收下,

“那我便告辞了,”苏灿挥挥手,就向门外走去,

“敢问大郎名讳,”那小娘清脆的声音又传来,

“苏灿,字三世,”苏灿临时给自己一个字,反正自己活了三世。

“奴家名唤蔡琰,”那小娘说道,

“蔡邕蔡中郎之女?”苏灿原地一个一百八十角回身,问道,

“正是,大郎如何知晓我父?”蔡琰很是疑惑,

“速速书信你父,远离洛阳,否则会有杀身之祸,”苏灿想起,董卓一死,蔡邕受牵连的事情来,

尽管是上上世看的书,已经过一世,有些记不清楚了,但这事还算记得。

“啊,大郎能细说不?”蔡琰急忙问道,

苏灿又返身回屋内,拿起桌上那没喝完的半杯水,一饮而尽,

“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天现死兆星(哈雷彗星),董卓必死,届时,你父会受牵连,”苏灿认真的说道,

“奴家记下了,但恐父不信,大郎可否帮留书一封,”蔡琰对苏灿的话半信半疑,毕竟只是初见。

“好吧,有纸和笔没?”苏灿道,

“奴家为大郎磨墨,”蔡琰道,

苏灿考虑了一会,提笔在纸上写道:

董矣乌鸦飞满天,

卓尔不群霸世间。

将心比心问苍生,

死者为谁命悬弦。

一手漂亮的瘦金体字,看得蔡琰的眼睛都拔不出来,

“大郎这字自成一家,极为漂亮,”蔡琰拿起纸来吹墨,苏灿在一旁只感到蔡琰吹气如兰,竟忍不住有些心猿意马,

“敢问大郎,这字是什么流派?”蔡琰又道,

“天骨遒美,逸趣蔼然,笔法追劲,意度天成,是为瘦金,”苏灿解释道,

“想不到大郎竟是书法大家,真让人激赏,”蔡琰崇拜的说道,

“那诗,差给你父送去,早离开洛阳早安全,”苏灿回归正题,自己好不容易想出一首藏头诗,别浪费了。

“哦,发现了,董卓将死,”蔡琰这才注意到,刚只顾欣赏字去了,

“对了,你为何一人在许昌?”苏灿问道,

“哎,我自幼被许给河东安邑的卫家卫仲道为妻,而世家子弟多脾气不好,

担心以后嫁了过去后,不能游历,故先到处游历一番,再入那深不见底的世家,”蔡琰伤感的说道,

“原来如此,不过,我观你相,那卫仲道并非是你良人,他有早死之相,相信现在就应该药石无救了,”苏灿边说还边拈了一下手指,搞得很神秘,很高大上。

“啊,我已准备离开许昌回京兆完婚,他竟要死了?”蔡琰现在不知自己是应该吃惊还是高兴,

“你先留在许昌吧,不日,你父也来后,你可以详问一下,”苏灿说完就和蔡琰告辞了。

回去自己那小院,接着弄自己的东西,什么马桶、香皂、卫生纸……没有,自己不习惯。

曹操发出檄文,号召天下英雄讨董卓,

“共诛独夫董卓,汉室衰微,权臣横行,百姓苦矣。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性刚烈,心怀天下,不忍见江山社稷日蹙,黎民涂炭。

乃奋笔疾书,发檄文于四方,号召英杰之士,共讨国贼董卓。

董卓者,何人也?凉州豪强,跋扈嚣张,挟天子以令诸侯,恣意妄为。

其为人也,残暴不仁,贪婪无厌,视人命如草芥,纵兵劫掠,生灵涂炭。其罪状,罄竹难书;其恶行,天人共愤。

今振臂一呼,誓将此贼拔除,以安社稷,以慰民心。非独为一家之私怨,实为天下之公义。

盖闻古语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今董卓之罪,岂止怀璧哉?其罪滔天,不可赦也!

吾辈虽非圣贤,亦知忠孝节义。岂能坐视不理,任贼横行?诸君或世受国恩,或家传武功,或志存忠良,或义结金兰。各怀韬略,各有所长,岂能束手待毙,让贼得逞?

曹某此檄,非徒为一己之私,乃为天下之公。吾等若再不联手,何以对此四分五裂之局?何以对此烽火连天之地?何以对此饥寒交迫之民?诸君若不携手而起,天下尚有何望?

是故,曹某之檄文,非一人之私言,乃万民之公愿。诸君若有血性男儿之勇,当挥戈而出,共同讨逆;若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志,当解囊相助,共赴国难。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今日之事,关乎汉室存亡,关乎万世兴衰。

诸君试思:若董卓不除,天下何以太平?若乱臣贼子得志,英雄豪杰又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吾等虽不能及古人之伟业,亦可留名青史,为后世楷模。

曹某之言,情真意切,义正词严。非金石之声,能动人心;非雷霆之力,能震乾坤。

诸君若能响应此檄,共举义旗,则董卓之覆灭,指日可待。届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岂不快哉?

吾等今日之举,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天下苍生,只为汉室江山。诸君若能携手并肩,共赴国难,则虽死犹生,虽败犹荣。天地间,英雄本色,唯忠诚与勇气不朽。

故曹某此檄,非徒为一时之急,乃为万世开太平。诸君若能洞悉时势,顺应天意,共襄盛举,则汉室复兴有望,天下太平可期。

吾等虽不能及古人之伟业,亦可留名青史,为后世楷模。

是以,曹某此檄,乃是号角之声,乃是战鼓之鸣。诸君若能闻声而起,见义而行,则天下英雄之名,必将载入史册,流传千古。”

檄文发出后,响应曹操的一共有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

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

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十八路诸侯约定汇集于虎牢关外,曹操出发前还特意去找了一趟苏灿,

“先生,此次前去征战,要注意些什么?”曹操诚恳的问于苏灿,

“把我藏于你的随从之中,我会时时提醒于你,对了,这把倚天剑你带上,”苏灿边说拿出一柄汉剑制式递给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