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十一章 张角的野望

第十一章 张角的野望(1/2)

目录
好书推荐: 娇妻溺宠:豪门养妻成瘾 快穿:为完成任务,她亦卑躬屈膝 穿越之绝色公主 开局999999亿暴击 签到90我要做幕后大佬 小瑜儿,你要乖 浮生如闻风里风 海王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 诉云 我的小小新娘

道教人物也仅仅是道教人物,即使在道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正史上能够被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番的也没几位,张角也如此。查了很多史料,张角的出身、学历、职业、家庭成员、出生年月等等很难找到,籍贯也只知道是钜鹿人,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的巨鹿县。史书上能找到的信息基本上就是他们三兄弟从创业开始到失败的这一段历史,而且基本上是把他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冠以“黄巾贼”的否定的态度,至于以前如何那根本就不屑关心,更不值得浪费宝贵的笔墨了。但是,在中国道教史上,张角甚至差点成为开教祖师,在历史上,也开创了政教统一的农民起义先河。

还是先看简历:

姓名:张角

民族:汉(应该是)

籍贯:冀州钜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出生时间:不详,肯定是东汉

去世时间: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也是黄巾起义的那一年)

职业:道士兼赤脚医生、太平道创始人、黄巾起义领袖

职称:大贤良师、天公将军(自封的,均未经过权威机构认证)

张角是怎么和为什么接受的道教传承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能在乱世中发展出几十万教众,并且走上了起义的道路,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我们可以推测出张角的出身成分不高,至少不可能是官二代或富二代。为什么呢?因为他早期直到起义前,一直专职或兼职做着赤脚医生这个职业。我国古代人均寿命很低,甚至解放前人均寿命也才三十多岁。原因自然是很多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医学发展水平太低。

在天命观的影响下,人生了病,往往会认为是自己做了什么错事坏事而受到的报应,如果是做了天怒人怨的错事,那应该就不只生病这么简单了。而古人治病的手段也简单,利用简单、原始的草药认识加上一些神鬼的仪式,也就是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双管齐下。如果病被治好了,那就是上天原谅了你的过错,治不好那一定是你恶贯满盈,认命就对了。所以,在古代,甚至在现代,神鬼、巫觋依旧有着广阔的市场,其根源当然是人类对冥冥中的老天爷的莫名的敬畏和崇拜心理作祟。

张角是位心理学高手,研究水平也不低,感觉至少达到博士层次了。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具体多少我们不清楚,当然这并不重要,再加上学习了《太平清领书》中的道术,会画符、会咒语,这就具备了当一名医生的基本条件。在汉末那个黑暗时代,饥荒、疫病流行,实践自己的医术那是极方便的,于是张角便踏上了四处为人治病,顺便宣传自己的教义的旅程。即使在数年后太平道发展到了相当规模后,他依然不忘初心,把兼职赤脚医生这一职业进行到底。《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中有一段记载,“光和中(公元179-184年),东方有张角,……角为太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

早期的张角是什么装束行医的我们不得而知了,但此时的张角已经相当牛了,手下有几十万教众,门人弟子还不少,身份地位高了,装备自然也要升级了,这样才能符合自己的身份,也能衬托出强大的气场。这里重点解释一下张角手里的九节杖,其实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根有九个节的竹杖,但它的存在意义却不简单,因为它是仙人专用的道具,所以那时的张角应该是感觉自己身份已经很不简单的,最终的期望也是要和神仙看齐。

通过对张角在起义前的传道或行医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张角一直是靠行医讨生活的,而那时的官二代和富二代们是不会干这些工作的,还有个原因就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多少也能在历史上有留下点痕迹才对,所以张角出身至少不会很高。

也许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张角识字啊,要不怎么看书,怎么开药方?其实汉代的教育发展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大家自己可以查一下,汉代时,人们的识字率相当高,普通百姓认识点字一点也不少见,所以由张角识字就得出他出身还不错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上述推断正确,那么张角出身比较低,自然就和底层的人民接触得多,自然最了解底层人民的想法和苦难。通过多年的传道,面对百姓、自大的忠实信徒们对太平生活的渴望感触极深,加之有一众亲信弟子的拥护,可能还时不时地劝进之类的,张角渐渐对天下有了野望。

张角最后决定起义绝不是一时冲动的想法。在起义前,张角有十数年的行走天下的经历,直接、间接得把《太平经》思想传播给几十万人。我们可以得出推论,至少要经过多年的细致谋划,精心准备才能在那个通讯、交通极端落后的时代,组织、发动一场如此大规模的起义的。

我们可以通过构想一个小场景,通过三兄弟的对话,把起义的一些思想展示给大家。

时间大约是汉灵帝建宁年间(公元168-172年)的某一天,在今天的河北邢台巨鹿县的一个普通的小村中,张角正在和两个兄弟张宝和张梁,谋划着一件震惊天下并且撼动了大汉帝国根基的壮举。

张角指着桌子上的一堆破旧的竹简对两个兄弟说:“我自从拜在于吉仙师门下,得仙师垂青而授《太平青领书》一百七十卷,虽然我数年苦心精研,奈何资质有限,不能窥得金仙大道,长生的事希望不大了。仙法没学成功,但里面的天下太平的治国大道却深有感悟,当今天下民不聊生,汉朝皇帝也管不好国家,正是你我兄弟建立无上霸业,取代他的好时机。”

好东西自然不能独享,张角应该少不得把真经传授给两个兄弟,所以张梁和张宝二人也自然笃信仙道仙法,积极响应大哥的号召。兄弟二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对张角说:“我们多年来跟随大哥踏遍数州,也长了不少见识,眼见天下百姓尽受官府盘剥,更有背井离乡、易子而食者。你我兄弟行医济世,颇得民心,如果起事相信信徒和百姓自当响应追随,不过造反这可是大事,败则夷灭九族,还是要慎重行事啊。”

“两位兄弟所言极是,当下正应把一切事宜谋划万全。我先把所思一一陈说与二位兄弟,大家一起商定就是。”

“善。“两兄弟齐声应和,并作小学生上课状。

“首先,”张角对兄弟二人的表现甚为满意,便沉吟着慢慢将谋划多年来的想法道了出来:“要想让百姓追随,得让他们看到希望,所以我们得先起个高大上的名字,一定要响亮些的。”

“大哥可有主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