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莽原 > 第19章 人马鹿为友

第19章 人马鹿为友(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国:马踏洛阳,何皇后惊了 最强boss系统 重生!我老婆无敌了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玄幻:从狩猎异界开始无敌 腥红游戏:我的男友不是人 大商国师 鬼别死啊,我来死吧! 做一个俗人 你是梦想我是光

毫不夸张地说,自1977年年底到1979年12月这段时间是我整个人生中一段十分难得的幸福时光。在此期间,我整日“与马为友”,“以鹿为伴”,悠哉乐哉地就像个“活神仙”。

二分场鹿苑长300米、宽200米,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四周建有2.5米高的围墙,共规划建有公鹿苑区、母鹿苑区、鹿茸收割区、饲料调配区、后勤服务区。鹿队队长是邱元志,前后勤人员有杜培光、郎春彦、王云信、台运芳、台运花、杜培东、王修礼、小顾、王树森、张春新、鹿跛子、台砚亭、董国文、小贾,外加我总共16人组成。当时共有梅花鹿存栏1100只,其中公鹿650只;母鹿450只。

公鹿苑区在整个鹿苑的南侧,东边是两扇木制大门,正对大门从东到西是300米长的一条3.5米宽的廊道。在郎道的北侧每隔30米是一个南北长40米的10个圈舍,其中圈舍靠北墙三分之一面积沾有房盖。每个圈舍的间壁墙都是用红砖砌的花墙。每个圈舍中央有一个长30米、高0.6米用红砖水泥砌筑的料槽,每个鹿圈西南角都建有一个高0.5米有烟灶且给鹿提供饮水的大锅,并附带一个从墙外往锅里倒水的水槽。整个鹿苑在中间部位有一条宽3米从南至北的走廊,那是鹿队人员专用工作通道。

我与杜培东、王修礼、邱元志,王树森5人负责9个公鹿圈舍的日常管理,除队长邱元志负责1个鹿舍外,其余每人管理2个圈舍,每个圈舍装有梅花鹿75只。此外,公鹿野外放养组组长兼“领鹿员”是王修礼;杜培东跟我是职业骑马“牧鹿员”。王树森虽属公鹿苑区饲养员,但他另外一份工作是跟台砚亭学“炸茸”。我负责的两个圈舍位于公鹿苑区东属第1和第2号圈,与我为邻的是杜培东。

我在鹿苑的常用工具是:“一匹马来一杆鞭,一把扫帚一只锨;150只公鹿常作伴,两只水桶挑在肩”。

梅花鹿舍饲管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不容易是因为它不象牛马猪羊那么“皮实”,而是相当骄性的东西。此外,由于梅花鹿的人工训养史相对较短,它的野性还相对较强,只有摸透它的生活习性和规律,才能做好舍饲和野外放养管理。为此,场长兼技术权威魏屏凡早就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规程。而鹿队每天的工作节奏也是对应梅花鹿的作息规律设定的:即每天零晨3点首先要给圈舍饮水大锅刷洗干净,淘去剩水换上新水并点燃锅灶;其次清扫圈舍将鹿粪和草梗用独轮平板车装车运出;然后是给30米长的料槽布撒细料。完成上述环节工作约需2.5小时。上午9点至11点是野外放养时间;中午11:30给鹿舍食槽布撒精细午料;下午1点到3点是野外放养时间;晚上8点给食槽布撒细料并加喂洋草。综上环节,除上午下午各2小时野外放养须视天气情况而定外,其余均属雷打不动的定式程序。

说了这么半天都是梅花鹿舍饲和野外放养的常识性内容,下面我要书归正传正式开讲我与鹿和马之间的几个故事:

故事一:关于“我与鹿王的较量”。提起64号“鹿王”,整个鹿队的人没有一个不头疼的。这家伙长得健硕、威武、凶猛、霸气。它所以能成为群鹿中的“王者”,可是凭真本事斗出来的。

说来我的命可是真“好”,刚到鹿队上班第一天就得面对那个“凶狠的家伙”。此时,对于我这个“生虻子”来说,我甚至都不敢想象是否有人授意把64号“鹿王”故意调到了我的圈舍。因为我知道,此时除了“偏向虎山行”一条道外,别无他路可走。

第一次要与64号“鹿王”打交道要说心不“突突”是假话,但为防万一我还是与相邻圈舍的杜培东老哥打了个招呼,意思是若我一旦被“鹿王”弄伤给我从圈舍救出即可。杜老哥对我初次接触“鹿王”也是很担心的,在零晨上班的路上他就提示过我一句:“衣服穿厚点、鞭子抽准点、离墙远一点。”在我看来,这就是杜培东老哥教给我的“防身术”哇。剩下的事就看我的悟性和本事了。

当我挑着一担水走到1号圈舍输水口放下挑子,透过了望口朝圈里一瞥,“嚯”!那个凶神恶煞般的64号“鹿王”正靠着水泥食槽在那蹭痒痒呢!于是,我拎着短鞭打开圈门就进了圈舍。深秋时节的零晨时分夜还是很暗的,好在有鹿苑水银灯和圈内3个小灯照着什么都能看得很清楚。见有生人进了圈内,“鹿王”只是瞪着眼睛愣愣地看着我并没有立马向我发起攻击。我也没有跟它摆出敌对架式,只是一边向大锅走去淘刷剩水,一边警惕地望着“鹿王”。当我用4齿洋叉划拉昨夜鹿吃剩的豆梗填进锅灶弯腰刚把火点着,“鹿王”猛地向我冲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我一个高便跳到锅台上,让“鹿王”扑了个空。但“鹿王”并不甘心,只见它两条后腿踩地,又用两条腾空的前腿来扑打我,于是我又飞身蹿到了1号与2号圈间隔的花墙上,然后回身照着“鹿王”的头“啪啪”就是两鞭,疼得“鹿王”转身跑到圈舍东墙下仍用一双凶恶的眼睛愤怒的望着我……。

我也没再继续搭理“鹿王”,走出圈门把放在外边的第一挑水顺着水槽就倒进了大锅里。然后把短鞭插在腰间,拿起扫帚、平锹,推着独轮平板车又二次进了鹿圈开始清扫圈舍。另据邱元志队长告诉我,在清晨扫圈时独轮平板车是防范公鹿顶人的最佳武器,即便是最顽劣的头鹿经过5次攻击仍不能达到目的,它自然就会放弃攻击。现在64号“鹿王”前两次攻击已经落空,那么它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还会伺机对我再下狠手。果然,当我把一号圈清扫完一半的时候,那个可恶的家伙突然又向我发难了,但它的这次攻击也暴露了它的“短板”,即动作笨拙而缓慢。只见它朝我猛地扑来,我迅速推车直接迎了上去,只听鹿王“咣当”一声把车跟我顶翻在地,这要是不隔着1.5米长的平板车就是不把我顶个半死,恐怕也得顶成“重伤”。鹿王见车翻了,人倒了以为达到了目的,没有连续攻击。鹿王的这一轮攻击,虽然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还是惊出我一身冷汗,并把右手的手背给擦破了一块皮。尽管在这一轮对抗中我略显劣势,但在鹿王面前我没有胆怯,依然抱着扫帚继续清扫剩下的半个圈舍。就这样,直到我把两个圈舍全部清扫完毕,上完水,填完细料,鹿王都没再向我发起攻击。但我知道,我跟鹿王之间的故事肯定没完,更精彩的片段一定还在后边……。

打这以后,一有空儿我便以“不耻下问”的劲头儿,粘牙道齿”地向杜培东老哥讨教。一次,在野外放鹿时,杜培东突然从兜里掏出一缕鹿皮“鞭鞘”塞到我手中,随后神密一笑说道:

“孝章啊!我给你的这缕鞭鞘是俺培光大哥亲手熟的,不管多皮实的鹿都架不住3鞭子。你只要把短鞭练好,再凶的鹿王也得乖乖的!”

谢天谢地,杜培东老哥终于把制服鹿王的“秘诀”传给了我!现在该说说那缕“鞭鞘”的事了。杜培东的兄长杜培光就是农场第三届田径运动会的“马拉松冠军”,现为母鹿苑区“组长兼领鹿员”,与“牧鹿员”郎春彦、王云信外加“仔鹿接生员”台运芳、台运花姐妹俩共同承担着母鹿苑区的舍饲与放养管理。而那缕“鞭鞘”则是杜培光用最优质的“鹿背皮”经过多道工序加工特制的“鞭鞘”。在所有的鞭鞘中鹿皮鞭鞘是最“抗用”的。而如今杜培东给我的却是“鹿背皮鞭鞘”,其内中含义可就不一般了。为了验证“鹿背皮鞭鞘”的品质,当天中午我便背着鹿队的人在鹿苑库房里的一根上锈的铁管开始试鞭了。我先用我系着普通“鞭鞘”的短鞭“啪”地冲铁管甩出一鞭,待收回鞭尾一看,“普通鞭鞘”已被克得只下个小茬儿。接着,我又换了一根“鹿背皮鞭鞘”朝着铁管“啪”地又是一鞭,待收鞭一看“鹿背皮鞭鞘”完好如初,只是最前端能看到爆开的细细的纤维丝。接着,我“啪啪”又试了两鞭,收鞭一看跟第一鞭的情形一样,直到此时我终于在心中深情地默喊了一声:“谢谢了!我的杜培东老哥!”

第二天零晨3点,我又跟第一天一样身穿二棉袄,腰别短鞭,手拎4齿洋叉进了1号圈舍。此时“鹿王”昂着头,鼻子喘着粗气离老远就开始跟我示起威来。此时我气定神闲地根本没在乎“鹿王”的一举一动,继续刷锅往外淘着剩水。但直到我用在圈内划拉到的鹿吃剩的豆秸梗把锅灶填满并把火点着,“鹿王”依然没向我发起攻击。于是我接着扫圈,可直到把圈舍扫完了它还是没有反应。但我知道“鹿王”还是在等待时机,它可绝对不会就这么轻松地放过我。当我拎着料桶开始从北向南布撒细料,其它公鹿陆续向料槽走来之时,“鹿王”突然隔着料槽猛地跃起,以“猛虎下山之势”向我飞撞而来……,见此情形,我扔下料桶迅即把身子伏在料槽之下躲过了“鹿王”的凌空一顶。真是太弦了!我真没料到“鹿王”会搞这么一出突然袭击。只见扑了空的“鹿王”很快又转回身来正要对我继续发起攻击时,我“啪啪”向它的脑门甩出两鞭,直抽得它闭着眼睛发出“嗷嗷”的叫声溜到西墙根转磨磨去了。直到此时,我紧张的神经才算真的放松下来,因为我知道在与“鹿王”的较量中我赢了!

其实,我深知从我进入鹿苑那天起,就有很多双带有不同眼神的目光聚焦到我跟“鹿王”的博弈上。想我好的人当然希望我战胜“鹿王”;盼我倒霉的人看到我在“鹿王”面前一败涂地才解恨呢!这也正应了佛家“善有善报”的说法,因为我一向常怀善念,常行善举,常布善施,故苍天保佑才让我终于闯过了这道人生“关隘”。

故事二:“28号蒙古马被卖掉我哭了”。刚到鹿苑第一天上班,鹿队就把一匹枣红色的28号蒙古马分给我当了坐骑。这可是我人生第一次骑马。骑马跟驾车一样不掌握基本要领可不中。所以,当我牵到28号马后,我在第一时间就咨询了我在鹿队母鹿苑区当牧鹿员的密友王云信。论年龄王云信比我大2岁,他跟我共同的爱好是喜欢看书。他是鹿队老人,对28号蒙古马的情况颇为了解。据他讲,别看这匹马个头小,但却是鹿队4匹放鹿马中最“透珑”的一匹,是从九龙山军马场买来的一匹部队“下架军马”。优点是马龄小、牙口好、毛色正、耐力好、速度快;缺点是,有点毛楞,人骑上马背就想跑,初学骑马者驾驭此马必须牢牢勒住马嚼子。另外还要格外注意的是,此马左前蹄“打过铁”(受过硬伤),路跑多了容易“卡前”摔伤骑行者。听完王云信对28号蒙古马的情况介绍后,我对这匹马可谓“既爱抚又怜惜”。我爱它长相俊朗,英气勃勃,脾性通透,奔跑如飞;我怜它命运多舛,惨遭淘汰,因左前蹄“打铁”,沦为普通放牧马。由此可见,人有好歹之分;马亦存良莠之别。寰宇之间,万物同理呀!

自打我成为一名养鹿工后,我便打心眼里爱上了28号蒙古马。由于事先了解了它的脾性,所以第一次骑上马背的时候我把马嚼子勒得特别死。利用第一天上午和下午两场野外放养4个小时的时间我一直骑着以快走的方式练习骑马。正像王云信说的一样,骑乘28只要勒住嚼子就不会出现闪失,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跑。

由于初学骑马,加上第一天骑得时间过久,我的屁沟全被膻坏了,一走路疼得要命,但我必须得咬牙挺着,还不能把痛苦的样子给同事们看到。另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母鹿苑区的另一位“牧鹿工”董国文在骑马方面也教给我不老少知识。经过同事的帮助及个人的参悟尝试,我只用了一周功夫就基本掌握了骑马的基本要领。

在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公鹿有两个时期最难管理:一是每年四、五月份的母鹿发情期,每到这一时期在野外放养时,公鹿仅凭嗅到的母鹿体味即能离群去寻母鹿完成自由交配。其实每到这时,鹿队都会分批次把优选出的种公鹿集中到一个圈舍先吃几天“小灶”,然后送入母鹿圈舍进行自由交配。尽管如此,一些耐不住寂寞的家伙总还会偷偷离群去寻找母鹿进行交配。每到这时,我们骑马的“牧鹿工”就得没完没了的来回跑个没完了。二就是每年的五、六月份在公鹿新茸刚刚冒芽,“鹿花盖”欲托未托之时,由于奇痒难耐,需严格控制公鹿顶架造成茸盘损伤影响鹿茸收成。唯一办法就是“死看死守”。届时,鹿队全体工作人员均要下沉圈舍一周对公鹿实施“全天候”责任包保。

在我的记忆中,1978年总共出现了两次让我心爱的28号蒙古马在野外放鹿拼命奔跑撵鹿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灵气复苏后我成为了救世主 从蒙面歌手开始 战神归来:开局怒甩绝色渣女 我真的好怕啊 我的农场太火爆了 重生从1985开始 都市巅峰狂少 从前有座百味屋 重生六零小辣妻 穿成团宠后,逆徒总想独占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