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十二章 张角之殇

第十二章 张角之殇(1/2)

目录
好书推荐: 娇妻溺宠:豪门养妻成瘾 快穿:为完成任务,她亦卑躬屈膝 穿越之绝色公主 开局999999亿暴击 签到90我要做幕后大佬 小瑜儿,你要乖 浮生如闻风里风 海王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 诉云 我的小小新娘

上一章的小剧情,实际上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太平经》的内容,这也是甘忠可和于吉的思想成就。张角所得于吉传承,基本上是全盘接受,而实际上就是道教正统的黄老学说的一次政治上的尝试。东汉末年全国各地方政令混乱,疫病流行,天灾人祸下民不聊生。张角能够把道家的谶纬学说、民间的巫术、医术进行优化整合,走出了一条从治病救人到宣扬神鬼教义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革命道路。无论是十几年的传教准备、起义前的精密布局,还是在对未来的总体规划,从细节到宏观,张角都是很用心地在做了。比如,细节方面,张角从包装上下足了功夫,披发麻衣,九节杖从不离手,绝对仙风道骨,让人一看就有种莫名的崇敬感的形象。治病时随手画符,咒语一出,纸符迎风自燃,用水一冲就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收获的是门人弟子及教众们的无限敬畏。当然了,符水这东西主要还是起个心理作用,但是病人喝下去十之七八能治愈,当然病愈的因素很多,比如感冒好几天了,本来自己也要好了,喝碗热水,加上这是仙长给的仙药,心情自然就极佳,也有利于感冒快点好起来。假如喝了符水不但病没好,甚至还挂掉了,那当然是坏事做得太多,又和仙道无缘,命中注定该死,或者你心不诚,神仙自然也不会救你。总之,仙法咒语,加上三寸巧舌,自然无往不利了。

宏观大方向上,张角能够在全国布局起事,又能建立整套的作战方案等等,都体现出他的大局观方面的能力。

既然下足了功夫,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又都是前景看好,自然就应该无往而不利了,事实也证明了起义初期也的确如此。于是,短期内,张角从大批拥趸中,精选出资质上佳者收为入室弟子,面授机密后,分派四方扩大战果去也。三兄弟则坐镇中军,统筹全局。

时间终于到了公元184年,张角期待的甲子年,这个已经百孔千疮的庞大帝国失去了曾经的生机,而灵帝和京都的高官们,依旧享受着灯红酒绿的奢靡。此时的张角和已经遍及了青、徐、幽、冀等八州的数十万教众,也在紧张和对美好的未来憧憬中等待着。我们常说中国有九州,实际上在东汉时,全国是有十三个州的,也就是说,张角的触角差不多是遍布全国了。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张角如此大规模地发展教派组织,各级政府难道就不知道?还是知道了也不闻不问?

我们可以从《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中找到原因,其中有这么一句,“……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卖财产,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万数。郡县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这段描写的情节是起义前一年,就是183年的情况。准确的数字记不太清了,东汉时全国人口最多时是数千万的,而到汉末,就锐减到几百万了,几百万人口是个什么概念,比现在一个三线城市的人口可能还要少了。在如此之少的人口下,张角发展了几十万教众是个什么概念,而且这么点儿教众居然能造成和今天的春运、国庆小长假出行高峰这样的盛况,就这样政府都还自以为是好事,这样的大汉王朝不灭亡都没天理了。所以,我们也能从侧面看得出,除了大BOSS依旧是玩命的败国以外,首都的高官显贵和地方的官员们,心思差不多全在如何把地皮刮得更干净些上面了吧。

按《后汉书·皇甫嵩传》所说,在张角正式起义之前,一件意外发生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叫马元义的人,也是张角的一个得力的手下,被任命为大方的渠帅,负责在邺的一切事宜。邺在三国是个很有名的战略要地,喜欢三国和三国游戏的道友应该知道,大体是在河南和河北交界的地方,也就是说在邯郸和安阳之间。从邺的位置的重要性上也能看得出,马元义实际上是很受张角信赖的。

马元义工作也非常努力,不辞辛苦,多次往返于荆州、扬州和京师等地联络起义的事情,为张角的革命大计四处奔波,顺便还发展了两个内线,一个叫封谞,另一个叫徐奉。此二人是十常侍集团里的重要人物,至于为什么放弃大好前程和张角的义军扯上关系是个谜,但和马元义来往是事实,同时也答应起义时会做内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